从城市到旷野,谈黄昏美图的后期技巧
夏日的阳光时常很刺眼,但只要抓住“黄金时刻”来拍摄,就可以拍到想要的梦幻效果。“黄金时刻”指的是天气晴朗时的清晨和黄昏这两段时间,阳光广阔而柔和,选好角度的话,可以拍摄逆光、阳光铺洒的感觉,十分温暖和唯美。
但是许多人拍摄到这些美丽的画面后,并不知道怎样去修饰图片,让这种唯美温暖的气氛被突出得更明显。不用担心,往下看,学习怎么通过简单的几步修出电影气质的大片画面。
日光倾城,黄昏的纱幔是城市的梦
如果以城市风光照的角度来看,这张照片构图尚且工整,夕阳西斜,城市在慢慢沉入梦乡,建筑的屋顶脊梁染上灿烂的余晖,可是原图色彩有些灰暗,整体的氛围并没有产生强烈的美感。我们一步一步来解构,对于这种照片怎么后期处理,让它出现“日光倾城”的效果。
第一步 去灰
亮度+50
对比度-40
提高图片整体亮度,让光线效果更干净通透。适当地降低对比度,可以让阳光显得更加柔和,同时建筑物的光影不生硬,细节出来的更多,让观看者的眼睛更愉悦。
第二步 增色
饱和度+49
阴影+25
在这一步,主要目的是给图片增加鲜艳度。首先提高饱和度,将阳光中的金黄色展现出来,同时建筑物屋顶的橙红色也得到强调。然后将阴影处的亮度提高,进一步增加画面细节,给整体柔和的光线一个更好的体现基础。
第三步 锐化与色温
锐化+30
色温+25
到了这一步,需要将图片的锐度稍微提高一些,因为照片的主体是建筑群,这里充满了许多线条。提高锐度,可以将这些线条突出得更加明显。然后,提高色温,进一步增加黄昏中温暖的调子。
第四步 色彩个性化
亮部暖色调,强度20
中间调冷色调,强度11
最后,为了让色彩不至于流俗,我们对图片中的色彩个性化处理。使用Fotor最高效简洁的“分离色调”工具可以快速轻松地调出“电影画面”般的色彩。这张图中,暗调的区域不多,于是我们可以将亮部色调选择为暖色调,同时将中间调色调选择为冷色调。这样,可以达到适度的冷暖对比效果,不让画面整体太过于橙黄色调,没有层次。
最终效果
站在山巅,黄昏的风拂过肩头。
与城市风光里的黄昏不一样,旷野的日落场景往往更加大气磅礴。在后期处理这种环境拍摄的图片时,思路上很多时候应该选择强调残阳似火,沉稳厚重的色彩表现。这张拍摄于山头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人物背对摄影师,面相远处宏大的日落场景,天空辽阔,布满火烧云。我们可以用和处理城市日落照片相反的方式去调色。
第一步 压低光线 打造油画感
亮度-40
对比度+60
亮度和对比度是一对非常好用的参数,只要调整的方向正确可以快速将画面中环境的光线情况调整到想要的样子。这里,我们将亮度降低,调出厚重的光线基调,然后将对比度提高,再进一步把影调弄得更结实、紧凑。此时,画面中隐约有了油画感。
第二步 增色
饱和度+39
阴影+34
因为原图普遍存在色彩暗淡的情况。所以同样,对于这张图第二步是增色。将整体饱和度提高,同时增加阴影细节,消除刚刚在第一步出现的画面过暗的情况。这时,照片有了鲜亮的色泽和光线层次。
第三步 锐化与色温
锐化+35
色温+10
后期处理风光照片时,普遍都需要将照片锐度提高,增强或者弥补前期拍摄时产生的细节不突出的情况。因为同样是,黄昏时分的图片,我们选择将色温适当提高,有助于环境氛围的体现。
第四步 色彩个性化
中间调选择暖调,强度10
暗部选择橘红色调,强度20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画面中远处云层下方的高光部分色彩偏黄,我们将中间调调成暖调,同时将暗部调成橘红色调,最后照片各个层次呈现出来的色调是很和谐的同色系。
最终效果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参数是死的,但是后期修图的思路是活的,掌握这些修图方向并灵活运用于处理自己的照片才是最关键的。希望看完这篇文章的你能够有所感悟,将夏日里常常看到的黄昏时刻美景拍成大片,并用Fotor的工具打好“组合拳”,将照片中的美变现得更绚烂!